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0:39:09  浏览:808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安徽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

淮府办[2006]6号

凤台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OO六年一月十六日

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全市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05]59号文)精神,制定本奖励办法。
  一、考核对象
  (一)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淮南银监分局;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南市分行,省农村信用联社淮南办事处;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淮南分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淮南分行,各农村信用联社。
  二、考核内容和考核等次
  (一)考核指标
  1.各项贷款(含贴现,但不含转贴现;不含向异地的贷款)月平均增长额;
  2.年末贷款增长率;
  3.中小企业贷款(含“三农”贷款、助学贷款、消费贷款等)月平均增长额;
  4.年末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
  5.银行承兑汇票月平均增长额;
  6.年末银行承兑汇票增长率;
  7.当年呆账核销额度;
  8.重大违法违规经营损失金额。
  为鼓励各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市政府将对依法依规争取上级行核销呆账贷款成绩显著的(核销数额较大且核销市属企业改制呆账贷款占核销总额30%以上或核销重点改制企业呆账贷款占核销总额70%以上),另行给予奖励。
  (二)计分方法
  每个单项指标按第一名100、第二名90、第三名80、第四名70、第五名60、第六名50、第七名40、第八名30、第九名20、第十名10的标准确定单项指标得分。指标前七项考核权重分别为:贷款月平均增长额0.25;年末贷款增长率0.25;中小企业贷款月平均增长额0.2;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0.1;银行承兑汇票月平均增长额0.05;银行承兑汇票增长率0.05;当年呆账核销额度0.1。各金融机构综合得分为以上七项指标的单项得分乘权重的得分之和。
  凡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且损失金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参加当年考评,100万元以下的视情相应降低一个档次。
  综合以上得分高低排序。
  (三)考核期限
  考核期限按会计年度计算。其中各项贷款增长额、中小企业贷款增长额、银行承兑汇票增长额为考核年度年末余额与年初余额之差,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月平均余额按年度12个月度的平均余额考核,呆账核销按考核年度当期发生额考核。
  三、考核组织领导
  为确保考核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市政府成立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领导小组,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秘书长、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行长和淮南银监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国资委、市中小企业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行长兼任。
  四、考核程序
  被考核单位须填报《淮南市信贷目标管理考核奖励申报表》(见附件),并经行长签字、加盖公章,向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考核指标数据。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审查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按记分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并将初步考核结果提交领导小组会议审定,考核结果作为奖励依据。
  考核工作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不得徇私舞弊。被考核单位要如实向考核领导小组提供信息资料,不得弄虚作假,发现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五、表彰奖励
  (一)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领导小组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奖励等级,报市政府审定。由市政府对获奖金融机构给予通报表彰,并抄送获奖金融机构省级机构。
  (二)市财政安排奖励资金,对获奖金融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进行奖励。具体奖励标准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领导小组根据各年情况另行制定。
  (三)对获奖金融机构单位职工奖励一个半月工资,所需经费由所在单位解决。
  (四)对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淮南银监分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淮南市分行、省农村信用联社淮南办事处领导班子酌情予以奖励。对上述单位职工的奖励,视市政府对其领导班子奖励而定。
  (五)奖励工作于每年二月底前结束。
  以上奖励均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六、附则
  (一)对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机构的奖励办法视情另行制定。
  (二)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三)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淮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申报表(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的决定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的决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的决定》已经市政府五届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12月24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的决定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经对现行有效全部规章进行清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废止下列规章:

  一、《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1993年9月2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发布,1995年3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43号第一次修订,1996年1月3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第二次修订)

  二、《深圳经济特区旧机动车辆交易管理规定》(1994年6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0号发布,1999年1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82号第一次修订,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第二次修订)

  三、《〈深圳经济特区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发布,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订)

  四、《〈深圳经济特区行政监察工作规定〉实施细则》(1997年1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58号发布)

  五、《〈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若干规定〉实施细则》(1997年11月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65号发布,2002年7月2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18号第一次修订,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第二次修订,2008年6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86号第三次修订)

  六、《深圳经济特区电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1998年11月30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发布,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订)

  七、《深圳市龙岗大工业区若干规定》(2000年12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97号发布,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订)

  八、《深圳市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2002年2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发布)

  九、《深圳市鲜活农产品安全管理规定》(2002年4月1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14号发布)

  十、《深圳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2005年6月2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43号发布)

  十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卫生监管机关变更的决定》(2006年1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47号发布)

  本决定自2010年12月24日起施行。



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

建市[2005]13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工程管理局:

  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按照“一个指导思想,二者同步推进,三方协调配合,实现四个统一”的基本思路,现就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管理,建立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诚信监管保障体制,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为建筑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手段。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基本构建起全国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互用和互认;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各类企业和执业人员)行为诚信标准更符合建筑市场监管的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做到有法可依;建立起有力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做到守法经营,依法活动;综合信用评价的市场化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发布、信息共享。即,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按照守法经营、诚实守信、失信必惩、保障有力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建筑市场诚信环境,共同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二、同步推进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和社会中介信用机构开展的综合信用评价

  (一)根据建筑市场监管的需要,目前要以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为重点。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是政府主导,以守法为基础,根据违法违规行为的行政处罚记录,对市场主体进行诚信评价。具体标准由建设部制定,内容包括对市场主体违反各类行政法律规定强制义务的行政处罚记录以及其他不良失信行为记录。具体工作思路是:1.制定标准和评价方法。标准内容以建筑市场有关的法律责任为主要依据进行整理、分类,力求简明、科学,便于理解、记录和应用。对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可有所侧重,如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招投标弄虚作假、质量安全问题、违反法定基本建设程序等。2.进行采集和评价。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依托现有的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业务监管服务体系,做好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发布工作,推进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要在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可向社会开放的建筑市场守法诚信信息平台;在建设部统一组织下,开展区域和城市试点,逐步实现全国联网,提供网络查询,披露诚信情况。

  (二)要以政府对市场主体守法诚信评价为前提和基础,积极推进社会中介信用机构开展的综合信用评价。社会中介信用机构的综合评价是市场主导,以守法、守信(主要指经济信用,包括市场交易信用和合同履行信用)、守德(主要指道德、伦理信用)、综合实力(主要包括经营、资本、管理、技术等)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评价指标由有关协会指导社会中介信用机构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思路是:1.由建设部指导有关协会根据综合实力和相关条件确定若干家社会中介信用机构,并制定从事建筑市场信用综合评价机构准入和清出的管理办法。2.社会中介机构在有关协会指导下,研究制定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征信和信用评价,提供和发布信用信息。3.综合评价中有关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优良和不良行为记录等信息要以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的记录为基础。

  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价机构的作用,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

  (一)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包括制订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通过加大管理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联动的业务监管体系,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资源优势,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组织制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信用标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对建筑市场失信行为进行惩处;对征信和被征信机构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行为,如信息采集、信息使用、信用评估等依法实施监管,建立准入和清出机制;推进与工商、金融、商务等有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参与信用体系的建设,协助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信用标准,参与信用征信和评价,负责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建立行业内部监督和协调机制,建立以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信息平台,加强对信用征信和评估机构的监督;开展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专题研究,指导有关信用征信和评价机构研究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信用标准模型和评价方法,并适时修改完善;组织有关交流研讨和业务培训,开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努力提高建筑市场信用征信和评价工作的质量。

  (三)信用征信和评价机构的主要工作: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的研究,掌握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运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筑市场信用征信和评价的工作建议;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依法从事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咨询、征信和信用评价等业务;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及其与全社会信用体系融合提供专业支持,参与构建市场化的信用征信和评价机制。

  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要努力实现四个统一

  根据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形势和要求,推进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守法诚信评价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为此,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使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四个统一。

  1、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

  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诚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能够确保诚信信息搜集整理及时准确和实现共享。在现有诚信档案系统的基础上,首先要推动南北两大区域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试点工作;即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为主构建一个统一的长三角地区诚信信息平台,以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地为主构建一个区域性城市间联合诚信信息平台;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其他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级城市要在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其他区域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待条件成熟时,研究逐步将区域间的诚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全国联网,构建全国性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并在建设部“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设立诚信信息交流、发布的窗口,逐步实现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认。为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协调和整合力度,要在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综合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可向社会开放的建筑市场守法诚信信息平台;要求相关业务监管部门把对建筑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日常处罚决定和不良行为记录及时整理,并按照各自权限通过监管综合信息系统自行上网记录,形成基础性诚信信息,为诚信评价提供信息保障。诚信信息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建筑市场和工程现场业务监管体系的联动作用,并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在人员、技术、业务和硬件等方面资源优势,注重提高政府对建筑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诚信得彰、失信必惩的良好市场环境,推进建筑市场诚信建设。

  2、统一的诚信评价标准

  要根据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实际需要,制定发布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行为诚信标准。针对当前建筑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据国家有关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本着先易后难、简便易行、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的诚信标准。重点评价在建筑市场内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和执业资格人员的诚信行为。要结合日常建设行政监管和执法工作的需要,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招投标交易、合同签订履行、业主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应达到的最基本诚信要求。对建筑市场的执业资格人员(注册建造师等各类注册人员),也要开展诚信行为的评价。诚信标准发布后,各省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诚信标准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应的诚信管理办法和失信惩戒办法等。为确保诚信标准的推广和尽快实施,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公正、公平,同时根据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行业协会或其他相关机构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可以开展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等级的评定工作,并将相关信息在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向全社会发布。

  3、统一的诚信法规体系

  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要有法律保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诚信法律法规,制定与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诚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内容包括对诚信信息的采集、整理、应用和发布,对诚信状况的评价,对征信机构的管理,特别是运用失信惩戒机制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主体进行适当的惩罚等。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和完善诚信法规体系的建议和措施,加快建筑市场诚信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

  4、统一的诚信奖惩机制

  诚信奖惩机制是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守信者进行保护,对失信者进行惩罚,发挥社会监督和约束的制度保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相结合,逐步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对于一般失信行为,要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诚信法制教育,促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人员,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社会舆论等综合惩治措施,对其依法公布、曝光或予以行政处罚、经济制裁;行为特别恶劣的,要坚决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责任,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诚信体系建设要注意调动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招标投标、资质监管、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等建筑市场监管的各个环节,要研究出台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人员给予鼓励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使建筑市场形成诚实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五年八月十二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