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教案权属应归谁?——全国首例“教 案 官 司”之我见/李先禄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03:59:18  浏览:80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 案 权 属 应 归 谁 ?
        ——全国首例“教 案 官 司”之我见

南川市万通法律服务所 李先禄
邮编:408409


案由:今年5月30日,重庆南岸区四公里小学高丽娅老师将自己所在的四公里小学推上被告席。原告在诉状中称:根据被告要求,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原告先后交给被告48本教案,被告在收取、检查教案后没有及时归还给原告。原告多次向被告提出退还教案要求,被告仅退还了4本,其余44本被告之“处理了”。原告认为,被告的做法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以《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原告返还44本教案;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诉讼费。
教案到底属教师还是属学校?教案对教师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此案一经媒体批露,立即在社会各届引起欣然大波。
教师对此看法:
1、教案写作的常规。《重庆晚报》记者在我市的广大教师中做了一个调查。关于教师教案的归属问题,已经引起很多教师的关注。据记者在一中、珊瑚小学、外语校的老师中了解到:学校一般都在放寒暑假前布置教师写教案,在开学前夕检查教案情况,然后返还教师,教学中途还会随时检查教案执行情况。最后,教案一般保存在教师手中。
2、教师对教案归属的看法。教师对教案的认识,用本案主角高老师的话来说,“44本教案都是心血凝成的”。高老师告诉记者,最先想到要回教案,是4月份准备写论文,对自己十年来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但在法院提出诉讼后,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学校进行诉讼,查遍了解放以来的所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门的规定,都没有对“教案归属”作出明确、直接规定的条文。也就是说,教案归属问题遭遇法律盲点。“我曾搬过七八次家,几箱子教案从没丢过,而且还要定期进行防潮、防虫处理。”重庆一中的杨祖旺老师说,他保存着自己从教26年来的教案,现在翻出来,从教案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教材的变化、教学改革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教案真实地记载着教师一生的教学成绩、各阶段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写教案的老师应该享有著作权,教案理所应当归教师所有。”杨老师认为。重庆外国语学校有着39年教龄的李国成老师认为,教案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参考资料的筛选、认定,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教案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李说,他这么多年的经验表明:真正写好教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写教案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节。”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林主任谈到,自己曾经培养过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不同于科研工作者,或许一生都没有发表过论文,而体现他们多年价值的或许只有教案了。但是,江津石蟆中学的李永涛老师则认为:教案最好归学校,但决不意味着可供学校随便处理。理由就是避免有些教师“一本旧教案用多年的行为”,促进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另外,教师的教案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学校收集起来可供大家相互参考和查阅,取长补短。但在教案的管理上,学校应用干燥、洁净的保管室专门保管。姓“公”姓“私”并不重要,重要是应该将教案保存完整。“渝中区的陈老师认为,教案姓‘公’”,学校将老师教案丢了,就是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
焦点:教案究竟该姓“公”还是姓“私”,法律能给老师们一个答案吗?
法院审理的基本情况。今年6月26日,南岸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8月5日,南岸区法院判决:被告是原告的管理者,因此被告和原告之间是隶属关系,处于不同等的法律地位,被告接受原告的教案是一种管理的职务行为。由于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因此,原告和被告之间在职务活动中产生的纠纷,就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由此驳回原告高丽娅的起诉。高老师对一审裁定不服,8月12日,上诉到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10月29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该案,市一中院审理认为,高作为教师与被上诉人在工作方面存在隶属和管理关系,但起诉中返还教案的要求是一种物权请求,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高的上诉理由成立。
怎样认识此案?
1、教案知识产权究竟应归教师还是学校所有?
(1)著作权的一般规定。《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为作者。”可见,一般的创作作品应归作者个人所有,只有由单位主持下,代表单位意志进行的创作,其著作权才归单位所有。
(2)职务著作的权属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显然,职务作品著作权虽归作者个人所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者使用外)。同时,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这种情况下,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其他权利则归属于单位所有了。
2、教案应属职务作品。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首先教案的写作是教师为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编写的;其次,教师在教案写作的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自己收集的一些资料,但更多的也是主要的是根据学校提供的教材及教辅资料而编写的;再次,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教师编写教案,既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的一个义务;最后,教师编写教案,也是学校为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完成而对教师的职务要求。学校为提高办学效益和经济利益,可以把该教案(出版与否)加以推广应用 。所以:教案应属于教师的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属不言而喻,署名权归教师,使用权归学校。
3、关于教案的物权归属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九条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由此可见,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向教师提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及必需的图书、资料和其他教育教学用品,是学校应尽的义务。但是,学校提供的这些物质性资源,是学校享有所有权呢,还是纯粹归教师私人所有?根据《民法通则》有关物权的规定,学校提供的物质性资源不可能因为教师在使用就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其所有权仍应归学校所有。所以,教案物权应归学校所有。
综上所述,学校虽然占有教案的著作权和教案物的所有权,也并不能因此排除教师个人对自己著作的署名权和个人的使用权。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化工系统职业病报告办法

化工部


化工系统职业病报告办法

1989年2月13日,化工部

第一条 为掌握化工系统职业病发病情况,制定防治措施,保护职工健康,依据国家有关统计和防治职业病工作法规及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在县以上(包括县级)所属的全民、合资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实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职业病系国家现行职业病范围内所列病种。
第四条 职业病报告工作是化工工业卫生的重要统计工作。各级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造和篡改。各级化工部门要保证职业病统计报告准确及时。
第五条 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化工企业、事业单位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化工企业、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均由所在地区的化工主管部门统一汇总上报。
第六条 地方各级化工主管部门或指定相应的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所)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并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第七条 本办法规定的报表有《职业病季报表》(一、二、三)(附件一)、《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附件二)、报告卡有《职业病报告卡》(附件三)、《尘肺病报告卡》(附件四)。
第八条 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卫生单位或诊断组诊断后,职业病患者所在单位卫生机构应在24小时之内向当地化工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 各企业遇有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包括3名)急性职业中毒时,患者所在单位卫生机构应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化工主管部门,由化工主管部门在24小时内报化学工业部,事后补报事故调查报告。化工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即赴现场,会同安全、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调查分析发生原因,并填写《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报送上一级化工主管部门。
第十条 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由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单位(含化工部门职业病诊断组)确诊后,由患者所在单位的卫生机构填写《尘肺病报告卡》或《职业病报告卡》,在15天内将其报送当地化工主管部门。尘肺病例的升期也应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做更正报告。
第十一条 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15日内报当地化工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主管部门应于每季度后的20日内,将本地区上季度的《职业病季报表》(一、二、三)报化学工业部劳动安全司。
化学工业部劳动安全司于每季度后1个月内将本办法中规定的季报汇总分析,并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各级化工部门组织实施,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化学工业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化学工业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1985年11月17日以〔85〕化生字第1008号文发布的《化工系统职业病报告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职业病季报表(一)、(二)、(三)
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三、职业病报告卡
四、尘肺病报告卡
附件一
填报单位名称: 职 业 病 季 报 表 化生定综13表(甲)
(一)急性中毒 19 年第 季度 化学工业部制订
┏━┳━━━━━━━┳━━━━━━━━━━━━━━━━━━━━━━━━━━━━━━━━━━━━━━━━━━━━━┳━━━━━━━┳━┳━┓
┃ ┃ ┃ 发 病 例 数 ┃ 多人中毒 ┃死┃亡┃
┃序┃ 行 业 ┣━┳━┳━┳━┳━┳━┳━┳━┳━┳━┳━┳━┳━┳━┳━━┳━┳━━┳━┳━━┳━━┳━╋━┳━┳━┳━╋━╋━┫
┃ ┃ ┃发┃发┃砷┃氯┃光┃ ┃氮┃硫┃一┃硫┃氰┃羰┃ ┃甲┃有机┃四┃苯的┃有┃氨基┃拟除┃其┃发┃发┃死┃备┃死┃备┃
┃ ┃ ┃ ┃病┃ ┃ ┃ ┃ ┃ ┃酸┃ ┃ ┃及┃ ┃ ┃ ┃氟聚┃ ┃氨基┃机┃ ┃ ┃ ┃ ┃病┃亡┃ ┃亡┃ ┃
┃ ┃ ┃病┃例┃ ┃ ┃ ┃ ┃氧┃二┃氧┃ ┃腈┃ ┃ ┃ ┃合物┃氯┃及硝┃磷┃甲酸┃虫菊┃ ┃生┃例┃例┃ ┃例┃ ┃
┃ ┃ ┃ ┃数┃化┃ ┃ ┃氨┃ ┃甲┃ ┃化┃类┃基┃笨┃ ┃单体┃ ┃基化┃农┃ ┃ ┃ ┃ ┃数┃数┃ ┃数┃ ┃
┃号┃ 分 类 ┃次┃小┃ ┃ ┃ ┃ ┃化┃酯┃化┃ ┃化┃ ┃ ┃ ┃及其┃化┃合物┃药┃酯类┃酯类┃ ┃次┃小┃小┃ ┃小┃ ┃
┃ ┃ ┃ ┃计┃ ┃ ┃ ┃ ┃ ┃ ┃ ┃ ┃合┃ ┃ ┃ ┃热裂┃ ┃ ┃ ┃ ┃ ┃ ┃ ┃计┃计┃ ┃计┃ ┃
┃ ┃ ┃数┃ ┃氢┃气┃气┃ ┃物┃ ┃碳┃氢┃物┃镍┃ ┃苯┃解物┃碳┃ ┃ ┃农药┃农药┃他┃数┃ ┃ ┃注┃ ┃注┃
┣━╋━━━━━━━╋━╋━╋━╋━╋━╋━╋━╋━╋━╋━╋━╋━╋━╋━╋━━╋━╋━━╋━╋━━╋━━╋━╋━╋━╋━╋━╋━╋━┫
┃甲┃ 乙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 15 ┃16┃ 17 ┃18┃ 19 ┃ 20 ┃21┃22┃23┃24┃25┃26┃27┃
┣━╋━━━━━━━╋━╋━╋━╋━╋━╋━╋━╋━╋━╋━╋━╋━╋━╋━╋━━╋━╋━━╋━╋━━╋━━╋━╋━╋━╋━╋━╋━╋━┫
┃ 1┃化学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基本化学原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氮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磷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钾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复混肥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化学农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有机化工原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涂料及颜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 病 例 数 ┃ 多人中毒 ┃死┃亡┃
┃序┃ 行 业 ┣━┳━┳━┳━┳━┳━┳━┳━┳━┳━┳━┳━┳━┳━┳━━┳━┳━━┳━┳━━┳━━┳━╋━┳━┳━┳━╋━╋━┫
┃ ┃ ┃发┃发┃砷┃氯┃光┃ ┃氮┃硫┃一┃硫┃氰┃羰┃ ┃甲┃有机┃四┃苯的┃有┃氨基┃拟除┃其┃发┃发┃死┃备┃死┃备┃
┃ ┃ ┃ ┃病┃ ┃ ┃ ┃ ┃ ┃酸┃ ┃ ┃及┃ ┃ ┃ ┃氟聚┃ ┃氨基┃机┃ ┃ ┃ ┃ ┃病┃亡┃ ┃亡┃ ┃
┃ ┃ ┃病┃例┃ ┃ ┃ ┃ ┃氧┃二┃氧┃ ┃腈┃ ┃ ┃ ┃合物┃氯┃及硝┃磷┃甲酸┃虫菊┃ ┃生┃例┃例┃ ┃例┃ ┃
┃ ┃ ┃ ┃数┃化┃ ┃ ┃氨┃ ┃甲┃ ┃化┃类┃基┃笨┃ ┃单体┃ ┃基化┃农┃ ┃ ┃ ┃ ┃数┃数┃ ┃数┃ ┃
┃号┃ 分 类 ┃次┃小┃ ┃ ┃ ┃ ┃化┃酯┃化┃ ┃化┃ ┃ ┃ ┃及其┃化┃合物┃药┃酯类┃酯类┃ ┃次┃小┃小┃ ┃小┃ ┃
┃ ┃ ┃ ┃计┃ ┃ ┃ ┃ ┃ ┃ ┃ ┃ ┃合┃ ┃ ┃ ┃热裂┃ ┃ ┃ ┃ ┃ ┃ ┃ ┃计┃计┃ ┃计┃ ┃
┃ ┃ ┃数┃ ┃氢┃气┃气┃ ┃物┃ ┃碳┃氢┃物┃镍┃ ┃苯┃解物┃碳┃ ┃ ┃农药┃农药┃他┃数┃ ┃ ┃注┃ ┃注┃
┣━╋━━━━━━━╋━╋━╋━╋━╋━╋━╋━╋━╋━╋━╋━╋━╋━╋━╋━━╋━╋━━╋━╋━━╋━━╋━╋━╋━╋━╋━╋━╋━┫
┃甲┃ 乙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 15 ┃16┃ 17 ┃18┃ 19 ┃ 20 ┃21┃22┃23┃24┃25┃26┃27┃
┣━╋━━━━━━━╋━╋━╋━╋━╋━╋━╋━╋━╋━╋━╋━╋━╋━╋━╋━━╋━╋━━╋━╋━━╋━━╋━╋━╋━╋━╋━╋━╋━┫
┃10┃染 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化学试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催化剂、助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粘合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磁性记录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其他有机化学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合成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感光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橡胶制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化工机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其 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内各栏关系2=3+4+......+21 其他栏内,应填写病名。备注栏内,应填写多人中毒、死亡具体病名。
实际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填报单位名称:
职 业 病 季 报 表 化生定综13表(乙)
(二)慢性中毒及其他职业病 19 年第 季度 化学工业部制订
┏━┳━━━━━━━┳━━━━━━━━━━━━━━━━━━━━━━━━━┓
┃ ┃ ┃ 慢 性 中 毒 ┃
┃序┃ 行 业 ┣━┳━┳━┳━┳━┳━┳━┳━┳━┳━┳━┳━┳━┫
┃ ┃ ┃发┃铅┃汞┃锰┃镉┃砷┃二┃工┃ ┃汔┃氯┃三┃其┃
┃ ┃ ┃ ┃及┃及┃及┃及┃及┃ ┃业┃ ┃ ┃ ┃硝┃ ┃
┃ ┃ ┃病┃其┃其┃其┃其┃其┃硫┃性┃ ┃ ┃ ┃基┃ ┃
┃ ┃ ┃ ┃化┃化┃化┃化┃化┃ ┃氟┃苯┃ ┃乙┃甲┃ ┃
┃号┃ 分 类 ┃次┃合┃合┃合┃合┃合┃化┃病┃ ┃ ┃ ┃苯┃ ┃
┃ ┃ ┃ ┃物┃物┃物┃物┃物┃ ┃ ┃ ┃ ┃ ┃ ┃ ┃
┃ ┃ ┃数┃ ┃ ┃ ┃ ┃ ┃碳┃ ┃ ┃油┃烯┃ ┃他┃
┣━╋━━━━━━━╋━╋━╋━╋━╋━╋━╋━╋━╋━╋━╋━╋━╋━┫
┃甲┃ 乙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
┃ 1┃化学矿 ┃ ┃ ┃ ┃ ┃ ┃ ┃ ┃ ┃ ┃ ┃ ┃ ┃ ┃
┣━╋━━━━━━━╋━╋━╋━╋━╋━╋━╋━╋━╋━╋━╋━╋━╋━┫
┃ 2┃基本化学原料 ┃ ┃ ┃ ┃ ┃ ┃ ┃ ┃ ┃ ┃ ┃ ┃ ┃ ┃
┣━╋━━━━━━━╋━╋━╋━╋━╋━╋━╋━╋━╋━╋━╋━╋━╋━┫
┃ 3┃氮 肥 ┃ ┃ ┃ ┃ ┃ ┃ ┃ ┃ ┃ ┃ ┃ ┃ ┃ ┃
┣━╋━━━━━━━╋━╋━╋━╋━╋━╋━╋━╋━╋━╋━╋━╋━╋━┫
┃ 4┃磷 肥 ┃ ┃ ┃ ┃ ┃ ┃ ┃ ┃ ┃ ┃ ┃ ┃ ┃ ┃
┣━╋━━━━━━━╋━╋━╋━╋━╋━╋━╋━╋━╋━╋━╋━╋━╋━┫
┃ 5┃钾 肥 ┃ ┃ ┃ ┃ ┃ ┃ ┃ ┃ ┃ ┃ ┃ ┃ ┃ ┃
┣━╋━━━━━━━╋━╋━╋━╋━╋━╋━╋━╋━╋━╋━╋━╋━╋━┫
┃ 6┃复混肥料 ┃ ┃ ┃ ┃ ┃ ┃ ┃ ┃ ┃ ┃ ┃ ┃ ┃ ┃
┣━╋━━━━━━━╋━╋━╋━╋━╋━╋━╋━╋━╋━╋━╋━╋━╋━┫
┃ 7┃化学农药 ┃ ┃ ┃ ┃ ┃ ┃ ┃ ┃ ┃ ┃ ┃ ┃ ┃ ┃
┣━╋━━━━━━━╋━╋━╋━╋━╋━╋━╋━╋━╋━╋━╋━╋━╋━┫
┃ 8┃有机化工原料 ┃ ┃ ┃ ┃ ┃ ┃ ┃ ┃ ┃ ┃ ┃ ┃ ┃ ┃
┣━╋━━━━━━━╋━╋━╋━╋━╋━╋━╋━╋━╋━╋━╋━╋━╋━┫
┃ 9┃涂料及颜料 ┃ ┃ ┃ ┃ ┃ ┃ ┃ ┃ ┃ ┃ ┃ ┃ ┃ ┃
┣━╋━━━━━━━╋━╋━╋━╋━╋━╋━╋━╋━╋━╋━╋━╋━╋━┫
┃10┃染 料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 ┃ 慢 性 中 毒 ┃
┃序┃ 行 业 ┣━┳━┳━┳━┳━┳━┳━┳━┳━┳━┳━┳━┳━┫
┃ ┃ ┃发┃铅┃汞┃锰┃镉┃砷┃二┃工┃ ┃汔┃氯┃三┃其┃
┃ ┃ ┃ ┃及┃及┃及┃及┃及┃ ┃业┃ ┃ ┃ ┃硝┃ ┃
┃ ┃ ┃病┃其┃其┃其┃其┃其┃硫┃性┃ ┃ ┃ ┃基┃ ┃
┃ ┃ ┃ ┃化┃化┃化┃化┃化┃ ┃氟┃苯┃ ┃乙┃甲┃ ┃
┃号┃ 分 类 ┃次┃合┃合┃合┃合┃合┃化┃病┃ ┃ ┃ ┃苯┃ ┃
┃ ┃ ┃ ┃物┃物┃物┃物┃物┃ ┃ ┃ ┃ ┃ ┃ ┃ ┃
┃ ┃ ┃数┃ ┃ ┃ ┃ ┃ ┃碳┃ ┃ ┃油┃烯┃ ┃他┃
┣━╋━━━━━━━╋━╋━╋━╋━╋━╋━╋━╋━╋━╋━╋━╋━╋━┫
┃甲┃ 乙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
┃11┃化学试剂 ┃ ┃ ┃ ┃ ┃ ┃ ┃ ┃ ┃ ┃ ┃ ┃ ┃ ┃
┣━╋━━━━━━━╋━╋━╋━╋━╋━╋━╋━╋━╋━╋━╋━╋━╋━┫
┃12┃催化剂、助剂 ┃ ┃ ┃ ┃ ┃ ┃ ┃ ┃ ┃ ┃ ┃ ┃ ┃ ┃
┣━╋━━━━━━━╋━╋━╋━╋━╋━╋━╋━╋━╋━╋━╋━╋━╋━┫
┃13┃粘合剂 ┃ ┃ ┃ ┃ ┃ ┃ ┃ ┃ ┃ ┃ ┃ ┃ ┃ ┃
┣━╋━━━━━━━╋━╋━╋━╋━╋━╋━╋━╋━╋━╋━╋━╋━╋━┫
┃14┃磁性记录材料 ┃ ┃ ┃ ┃ ┃ ┃ ┃ ┃ ┃ ┃ ┃ ┃ ┃ ┃
┣━╋━━━━━━━╋━╋━╋━╋━╋━╋━╋━╋━╋━╋━╋━╋━╋━┫
┃15┃其他有机化学品┃ ┃ ┃ ┃ ┃ ┃ ┃ ┃ ┃ ┃ ┃ ┃ ┃ ┃
┣━╋━━━━━━━╋━╋━╋━╋━╋━╋━╋━╋━╋━╋━╋━╋━╋━┫
┃16┃合成材料 ┃ ┃ ┃ ┃ ┃ ┃ ┃ ┃ ┃ ┃ ┃ ┃ ┃ ┃
┣━╋━━━━━━━╋━╋━╋━╋━╋━╋━╋━╋━╋━╋━╋━╋━╋━┫
┃17┃感光材料 ┃ ┃ ┃ ┃ ┃ ┃ ┃ ┃ ┃ ┃ ┃ ┃ ┃ ┃
┣━╋━━━━━━━╋━╋━╋━╋━╋━╋━╋━╋━╋━╋━╋━╋━╋━┫
┃18┃橡胶制品 ┃ ┃ ┃ ┃ ┃ ┃ ┃ ┃ ┃ ┃ ┃ ┃ ┃ ┃
┣━╋━━━━━━━╋━╋━╋━╋━╋━╋━╋━╋━╋━╋━╋━╋━╋━┫
┃19┃化工机械 ┃ ┃ ┃ ┃ ┃ ┃ ┃ ┃ ┃ ┃ ┃ ┃ ┃ ┃
┣━╋━━━━━━━╋━╋━╋━╋━╋━╋━╋━╋━╋━╋━╋━╋━╋━┫
┃20┃其 他 ┃ ┃ ┃ ┃ ┃ ┃ ┃ ┃ ┃ ┃ ┃ ┃ ┃ ┃
┗━┻━━━━━━━┻━┻━┻━┻━┻━┻━┻━┻━┻━┻━┻━┻━┻━┛
续表
┏━━━━━━━━━━━━━━━━━━┳━━━━━━━━━━━┳━━━━━━━━━━━━┳━━━┓
┃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眼病和耳鼻喉病┃ 职业性皮肤病 ┃ 其他职业病 ┃死 亡┃
┣━┳━┳━┳━┳━┳━┳━┳━┳━━╋━┳━┳━┳━┳━┳━╋━┳━┳━┳━┳━━┳━╋━┳━┫
┃发┃中┃局┃放┃化┃职┃噪┃铬┃其 ┃发┃皮┃黑┃痤┃溃┃其┃发┃化┃金┃职┃职业┃牙┃死┃备┃
┃病┃ ┃部┃射┃学┃业┃ ┃ ┃ ┃病┃ ┃ ┃ ┃ ┃ ┃病┃ ┃ ┃业┃性变┃ ┃亡┃ ┃
┃例┃ ┃振┃性┃性┃性┃ ┃ ┃ ┃例┃ ┃ ┃ ┃ ┃ ┃例┃学┃属┃性┃态反┃酸┃例┃ ┃
┃数┃ ┃动┃疾┃眼┃白┃声┃鼻┃ ┃数┃ ┃变┃ ┃ ┃ ┃数┃ ┃ ┃哮┃应性┃ ┃数┃ ┃
┃小┃ ┃病┃病┃烧┃内┃ ┃ ┃ ┃小┃ ┃ ┃ ┃ ┃ ┃小┃灼┃烟┃喘┃肺泡┃蚀┃小┃ ┃
┃计┃ ┃ ┃ ┃ ┃障┃ ┃ ┃ ┃计┃ ┃ ┃ ┃ ┃ ┃计┃ ┃ ┃ ┃炎 ┃ ┃计┃ ┃
┃ ┃暑┃ ┃ ┃ ┃ ┃聋┃病┃他 ┃ ┃炎┃病┃疮┃疡┃他┃ ┃伤┃热┃ ┃ ┃病┃ ┃注┃
┣━╋━╋━╋━╋━╋━╋━╋━╋━━╋━╋━╋━╋━╋━╋━╋━╋━╋━╋━╋━━╋━╋━╋━┫
┃14┃15┃16┃17┃18┃19┃20┃21┃ 22 ┃23┃24┃25┃26┃27┃28┃29┃30┃31┃32┃ 33 ┃34┃35┃36┃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眼病和耳鼻喉病┃ 职业性皮肤病 ┃ 其他职业病 ┃死 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内各栏关系1=2+3+4+......+13 23=24+25+......+28 29=30+31+32......34
其他栏内,应填写病名。备注栏内,应填写死亡具体病名。
实际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填报单位名称:
职 业 病 季 报 表 化生定综13表(丙)
(三)尘肺病 19 年第 季度 化学工业部制订
┏━┳━━━━━━━┳━━━━━━━━━━━┳━━━━━━━━━━━┳━━━━━━━━━━━┳━━━━━━━━━━━┓
┃ ┃ ┃ 合 计 ┃ 矽 肺 ┃ 煤工尘肺 ┃ 炭黑尘肺 ┃
┃序┃ 行 业 ┣━┳━━━━━━━━━╋━┳━━━━━━━━━╋━┳━━━━━━━━━╋━┳━━━━━━━━━┫
┃ ┃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 ┃接┣━┳━┳━┳━━━┫接┣━┳━┳━┳━━━┫接┣━┳━┳━┳━━━┫接┣━┳━┳━┳━━━┫
┃ ┃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尘┃ ┃ ┃ ┣━┳━┫尘┃ ┃ ┃ ┣━┳━┫尘┃ ┃ ┃ ┣━┳━┫尘┃ ┃ ┃ ┣━┳━┫
┃ ┃ ┃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号┃ 分 类 ┃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
┃ ┃ ┃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
┣━╋━━━━━━━╋━╋━╋━╋━╋━╋━╋━╋━╋━╋━╋━╋━╋━╋━╋━╋━╋━╋━╋━╋━╋━╋━╋━╋━┫
┃甲┃ 乙 ┃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
┃ 1┃化学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基本化学原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氮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磷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钾 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复混肥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化学农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有机化工原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涂料及颜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染 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 ┃ 合 计 ┃ 矽 肺 ┃ 煤工尘肺 ┃ 炭黑尘肺 ┃
┃序┃ 行 业 ┣━┳━━━━━━━━━╋━┳━━━━━━━━━╋━┳━━━━━━━━━╋━┳━━━━━━━━━┫
┃ ┃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 ┃接┣━┳━┳━┳━━━┫接┣━┳━┳━┳━━━┫接┣━┳━┳━┳━━━┫接┣━┳━┳━┳━━━┫
┃ ┃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尘┃ ┃ ┃ ┣━┳━┫尘┃ ┃ ┃ ┣━┳━┫尘┃ ┃ ┃ ┣━┳━┫尘┃ ┃ ┃ ┣━┳━┫
┃ ┃ ┃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号┃ 分 类 ┃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
┃ ┃ ┃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
┣━╋━━━━━━━╋━╋━╋━╋━╋━╋━╋━╋━╋━╋━╋━╋━╋━╋━╋━╋━╋━╋━╋━╋━╋━╋━╋━╋━┫
┃11┃化学试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催化剂、助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粘合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磁性记录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其他有机化学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合成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感光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橡胶制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化工机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其 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滑石尘肺 ┃ 电焊工尘肺 ┃ 铸工尘肺 ┃ 其他尘肺 ┃
┣━┳━━━━━━━━━╋━┳━━━━━━━━━╋━┳━━━━━━━━━╋━┳━━━━━━━━━┫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接┣━┳━┳━┳━━━┫接┣━┳━┳━┳━━━┫接┣━┳━┳━┳━━━┫接┣━┳━┳━┳━━━┫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尘┃ ┃ ┃ ┣━┳━┫尘┃ ┃ ┃ ┣━┳━┫尘┃ ┃ ┃ ┣━┳━┫尘┃ ┃ ┃ ┣━┳━┫
┃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
┃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
┣━╋━╋━╋━╋━╋━╋━╋━╋━╋━╋━╋━╋━╋━╋━╋━╋━╋━╋━╋━╋━╋━╋━╋━┫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
┏━━━━━━━━━━━┳━━━━━━━━━━━┳━━━━━━━━━━━┳━━━━━━━━━━━┓
┃ 滑石尘肺 ┃ 电焊工尘肺 ┃ 铸工尘肺 ┃ 其他尘肺 ┃
┣━┳━━━━━━━━━╋━┳━━━━━━━━━╋━┳━━━━━━━━━╋━┳━━━━━━━━━┫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 现患病例数 ┃
┃接┣━┳━┳━┳━━━┫接┣━┳━┳━┳━━━┫接┣━┳━┳━┳━━━┫接┣━┳━┳━┳━━━┫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 ┃ ┃ ┃ 其中 ┃
┃尘┃ ┃ ┃ ┣━┳━┫尘┃ ┃ ┃ ┣━┳━┫尘┃ ┃ ┃ ┣━┳━┫尘┃ ┃ ┃ ┣━┳━┫
┃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Ⅰ┃Ⅱ┃Ⅲ┃新┃死┃
┃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人┃ ┃ ┃ ┃病┃亡┃
┃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 ┃ ┃ ┃例┃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数┃ ┃ ┃ ┃数┃ ┃
┣━╋━╋━╋━╋━╋━╋━╋━╋━╋━╋━╋━╋━╋━╋━╋━╋━╋━╋━╋━╋━╋━╋━╋━┫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内各栏关系 1=7+13+19+25+31+37+43 2=8+14+20+26+32+38+44 3=9+15+21+27+33+39+45
4=10+16+22+28+34+40+46 5=11+17+23+29+35+41+47 6=12+18+24+30+36+42+48
实际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附件二 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所属企、事业局:______厂矿名称:______地址:______电话:______
引起职业中毒名称:_______;同时接触者共_____人;同时发病者共____人。
发生中毒的时间:___年___月____日____午____时,上班后____小时。
发生中毒的车间(方位):________,空气中毒浓度:______,产品名称:______
本产品生产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
工艺过程简述(如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需列出化学反应式):
中毒发病经过简述(包括毒物侵入途径):
车间或工段既往发生中毒的情况:
━━┳━━━━━┳━━━━━┳━━━━━┳━━━━━┳━━━━━
日期┃ 地 点 ┃ 次 数 ┃ 中毒人数 ┃ 诊 断 ┃处理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毒原因:
1.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2.密闭通风排毒设备不好;3.设备跑、冒、滴、漏或事故
4.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5.没有个人防护设备;6.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或使用不当;
7.没有安全操作规程;8.违犯安全操作制度;9.缺乏安全教育;10.其他原因。
现场初步急救(无、有),主要急救措施:
结果:1.痊愈:未、已_人,停工:无、有_人_天,死亡:无、有_人。
2.到医院就诊:无、有_人(急诊、门诊、住院),住院_人,住院_天。
3.职业中毒患者名单:
┏━━┳━━┳━━┳━━┳━━━━━━━━┳━━┳━━┳━━━━┳━━┳━━━━┓
┃编号┃患者┃性别┃年龄┃车间(工段、坑口 ┃工种┃主要┃特殊临床┃诊断┃急救及治┃
┃ ┃姓名┃ ┃ ┃部门名称) ┃ ┃症状┃诊断方法┃ ┃疗概要 ┃
┣━━╋━━╋━━╋━━╋━━━━━━━━╋━━╋━━╋━━━━╋━━╋━━━━┫
┃ ┃ ┃ ┃ ┃ ┃ ┃ ┃ ┃ ┃ ┃
┗━━┻━━┻━━┻━━┻━━━━━━━━┻━━┻━━┻━━━━┻━━┻━━━━┛
4.职业病报告:未报、已报。报告:工厂、医院、其他单位。
※表中所列各项内容,必须逐一填写,或用“∨”在相关项目上表明。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单位(章)
附件三
┃ 存 根 │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片
┃ 门诊号______│
┃ │ │ 门诊号______
存 卡片编号 住院号______│ 卡片编号 │ 住院号______
┏━━━━━━━━━━━━━━━━┿━━━━━━━━━━━━━━━┿━━━━━━━━━━━━━━━━━━━
┃ 姓名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 │姓名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_│ 报告范围及诊断
┃ 工种___专业工龄___总工龄____ │工种____专业工龄____总工龄____│ ━━━━━━━━━━┳━━━━━━━
┃ 发病车间或地点______________ │发病车间或地点________________│ 职业病种类 ┃ 病 名
┃ 厂矿名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 │厂矿名_________主管部门_______│ ━━━━━━━━━━╋━━━━━━━
┃ 厂址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 │厂址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 1.急性中毒 ┃
发病日期___年___月___日___时 │发病日期___年___月___日___时 │ ━━━━━━━━━━╋━━━━━━━
┃ 诊断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诊断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 2.慢性中毒 ┃
┃ 诊断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3.物理因素职业病 ┃
┃ │ │ ━━━━━━━━━━╋━━━━━━━
┣━━━━━━━━━━━━━━━━┿━━━━━━━━━━━━━━━┥ 4.职业性传染病 ┃
┃ 患者现在情况: │患者现在情况: │ ━━━━━━━━━━╋━━━━━━━
┃ 1.照常工作 2.休息 │1.照常工作 2.休息 │ 5.职业性眼病 ┃
┃ 3.住院 4.死亡 │3.住院 4.死亡 │ ━━━━━━━━━━╋━━━━━━━
┃ ━━━━━━━━━━━━━━━ │━━━━━━━━━━━━━━━│ 6.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
┃ 病因及处理摘要: │病因及处理摘要: │ ━━━━━━━━━━╋━━━━━━━
┃ │ │ 7.职业性皮肤病 ┃
┃ │ │ ━━━━━━━━━━┻━━━━━━━
┃ │ │ 更正报告病名
┣━━━━━━━━━━━━━━━━┿━━━━━━━━━━━━━━━┷━━━━━━━━━━━━━━━━━━━
┃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单位 报告人 报告日期
┃ │
附件四
存 根 ┃ 尘肺病例报告卡

卡片编号______门诊号______X线胸片号______┃ 卡片编号_______ 门诊号______
┃ X线胸片号______
━━━━━━━━━━━━━━━━━━━━━━╋━━━━━━━━━━━━━━━━━━━━━━━━

姓名_____性别_____出生年月_____年_____月 ┃ 姓名_____性别_____出生年月_____年_____月
厂矿名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厂矿名________车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所在___省(市、自治区)___地(市)___县 ┃ 单位所在___省(市、自治区)___地(市)___县
开始接尘日期___年___月 实际接尘工龄__年 ┃ 开始接尘日期___年___月 实际接尘工龄__年
产业系统___________统计工种____________ ┃ 产业系统___________统计工种____________
尘肺种类___________发病年龄____________ ┃ 尘肺种类___________发病年龄____________
初诊年月____年___月 初诊期别__________ ┃ 初诊年月____年___月 初诊期别__________
升级诊断____年___月 升级期别__________ ┃ 升级诊断____年___月 升级期别__________
诊断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诊断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死亡年月____年___月 直接死因__________ ┃ 死亡年月____年___月 直接死因__________
新病例 Ο 升级病例 Ο 死亡病例 Ο ┃ 新病例 Ο 升级病例 Ο 死亡病例 Ο

━━━━━━━━━━━━━━━━━━━━━━╋━━━━━━━━━━━━━━━━━━━━━━━━

报告人_____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 报告人_____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职业病季报表(一)、(二)填表说明
1.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季度填本报表化学工业部劳动安全司。
2.本报表中报告的病例数均指本季度内确诊的职业病新病例,不含可疑病例和观察对象。各类职业病的晋(升)级不应作为新病例报告。
3.本季度内若无新病例,应在季报表(一)中的(2)或季报表(二)中的(1)、(14)、(23)、(29)栏内填写“0”上报,不得以空白表上报。
4.季报表(一)中的“发生次数”系指本季度内各类急性中毒发生次数之和。
5.季报表(一)中的“多人中毒”、“死亡”应包括在“发病例数之中。
6.季报表(二)中的“皮炎”包括国家职业病名单中的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三种。
7.本表中未列出的国家职业病名单中的其他急、慢性中毒,如有新病例均应填入“其他”栏内。
8.“行业分类”类别名称依据“化学工业部行业分类和代码”制定,一律按表中所列类别填写,对无法归入前19个类别者,均填入第20项“其他”栏内。
9.第四季度只填季报表,不填年报表。
职业病季报表(三)填表说明
1.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按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季度填本报表报化学工业部劳动安全司。
2.本报表中报告的病例数均系确诊的尘肺病患者,病种只包括国家职业病名单中的十二种尘肺。
3.“接尘人数”指本季度内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不包括已调离粉尘作业和已退休的曾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4.“新病例数”指本季度内第一次诊断为尘肺患者的病例数,升期患者不应填入新病例数内。
5.“死亡数”指本季度内死亡的各期尘肺患者,不论其死亡原因,均应填报。
6.“新病例数”和“死亡数”均包括在现患病例数的各期之中。
7.现患病例数
Ⅰ期=上季本期现患数-上季本期死亡数-季内升期病例数(Ⅰ至Ⅱ或Ⅰ至Ⅲ)+季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4号 2004年12月17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动物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必须按照本办法实行免疫标识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和免疫档案。
  免疫档案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以自然村和动物养殖场为单位建立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


  第四条 自治区对国家规定实行强制免疫病种的动物,均实行免疫标识管理,对猪、牛、羊等动物实施免疫后佩戴免疫耳标,实行一畜一号,并建立免疫档案。


  第五条 动物免疫耳标、免疫档案由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监制。
  免疫耳标正面印制耳标编码,分上、下二排,上排为主编码,下排为附加码,主编码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6位编码为免疫所在地邮政编码,后2位编码为所在乡(镇)编码;附加码由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1位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代表动物种类,2-8位为流水编码,一标一号。编码为宋体4号黑色字,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对认定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饲养的猪、牛、羊耳标上加印“公害产地”志。
  动物免疫档案内容包括畜(场)主姓名、动物种类、动物数量、动物年龄、耳标编码、免疫日期、疫苗名称、批号、生产厂家、治疗和消毒情况、防疫员及畜主签字等。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动物免疫标识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


  第七条 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建立免疫耳标订购、保管、发放、使用、登记、回收、销毁工作制度。


  第八条 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上报的免疫耳标订购计划,供应免疫耳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买卖、涂改、伪造免疫耳标。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人员,对经过免疫的猪、牛、羊佩戴免疫耳标,并在动物免疫档案上进行登记。
  未经免疫的猪、牛、羊不得佩戴免疫耳标。
  动物免疫耳标按每头(只)牲畜收取制作成本费。


  第十条 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规模饲养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委托,由本场具备条件的专职兽医人员实施免疫,对免疫的动物佩戴免疫耳标,并建立免疫档案,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


  第十一条 免疫耳标必须一次性使用,免疫耳标和耳标钳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免疫耳标缺损或脱落的,动物防疫人员应当凭免疫档案及时对其重新佩戴耳标,不得重复收费。


  第十二条 动物凭免疫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出售、运输、屠宰。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屠宰、运输无免疫耳标的动物;不得收购无免疫耳标的奶牛鲜奶。


  第十三条 免疫耳标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没有免疫耳标或免疫耳标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但属免疫月龄以下的幼畜除外。
  检疫员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上必须注明耳标编码,并与动物所佩戴的免疫耳标编码相符。
  检疫员在实施屠宰检疫时,应当回收免疫耳标和检疫合格证明,并统一保存登记,定期销毁。


  第十四条 发现动物疫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耳标的编码,通报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产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通报后,应及时追查疫源,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疫情通报及疫源追查结果,应当同时报双方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第十五条 发现无免疫耳标和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猪、牛、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人员进行免疫后,补戴免疫耳标,并进行隔离观察。补戴免疫耳标按本办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收取费用,隔离观察期间的费用和疫病风险由畜主承担。
  (一)在屠宰中发现的,就地隔离观察15天,经检疫合格后准予屠宰;
  (二)在市场交易中发现的,责令退出市场,并在指定圈舍隔离观察15天,经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方可上市交易;
  (三)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和自治区(省)界公路运输的,隔离观察15天后,经检疫合格后,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准予运输;
  上述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猪、牛、羊,经隔离观察后,检疫不合格的,按照动物检疫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其处理费用由畜主承担。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对转让、买卖、涂改、伪造免疫耳标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没收违法所得,收缴免疫耳标,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超过五千元的,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对拒绝执行国家免疫标识制度的饲养、经营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以十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记过或者撤销相应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计划免疫和消毒的;
  (二)采购、供应、出售、使用过期或者伪劣疫苗的;
  (三)未按照检疫规程实施检疫的;
  (四)隐瞒或者延误疫情报告的;
  (五)对检疫合格的动物不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
  (六)对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的;
  (七)具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